我们能有多少年来完成这一生?我们什么时候又会突然间地就被完成了?
如果未完成就是一种已完成,这样的认知是否存在矛盾?
我甚少对艺术作品感到惊艳。并非我自视过高 ,或则目中无人。我可以接受哗众取宠 (huá zhòng qǔ chǒng) 或标新立异,但对艺术的底限,始终是自自然然的美与感动。艺术表现得过猛过激过度用力,就会有距离。赏心悦目是一回事,赏心悦目而触动人心是另外一回事,若赏心悦目且促动人心并惊喜连连,那才是惊艳。上回让我惊艳的是日本铁工艺术家铃木祥太,他将冰冷刚硬的金属,几经锻造化成栩栩如生的柔弱花叶,有蒲公英、雏菊、樱花、红枫,那刚柔的反差,经他双手融合仿佛体现出自然大道的本质。
而这回我又从另一艺术家的作品中,感受到惊艳的赞叹。挪威雕塑家Lene Kilda(莱恩·基尔德)的作品很奇特,她的雕塑材料基本上有三种,分别为混凝土、铁丝网以及“空气”(或则应该说是空无,若空无也算是一种物质的话)。她一组名为Incomplete的作品,运用大量留白的雕刻手法,将焦点集中到小孩局部手脚的轮廓形态,营造出无比奇幻,甚至略带诡异的视觉效果,孩童的脸部不见了,身体也不见了,眼神表情全都化入虚无。
莱恩认为肢体语言是人类最纯粹的沟通,纵使抹去了眼神表情,纵使收掉了欢声笑语,单靠小手掌及小脚丫摆出的各种姿态,已足够让观者感受到小朋友的开朗、活泼、好奇、欢愉。有趣的是,有些人从她的作品中,看到的是消失,有些侧重的是残缺,更有的认为是未完成。莱恩虽也以未完成给作品定调,但我想这刻意的未完成正好成就了作品的已完成。那些未完成的部分(消失的、残缺的),本就都是可有可无。
这让我很好奇,如果人的一生也是一件艺术品,那我们致力追求的完成,应是怎样的状态?是否圆圆满满才是唯一的答案?而残缺不全或功亏一篑,有没有可能都是“已完成”的另一种面体?甚至说没有没可能,更多时候我们往往都是还没做足心理准备,就必须提前被完成?谁不曾有过这样的经历,无论如何拼命在考卷上作答,时间一到都得停笔。停笔不意味着你完成了考试,或许还有一两题来不及作答,或则之前某题你发现写错了却无从改正,你懊悔、遗憾、纠结、沮丧,你的考试就这样被完成了。
我几乎都不热衷参与大规模的校友餐会。上周五由于会长盛情邀约,破例出席了母校华初45周年晚宴。席上与一名大哥同桌,一聊得知他是第5届校友,我晚他十年是第15届。他分享78年时的往事,细数那年代语文源流教改的阵痛;我诉说88年的青春,迁往临时校舍的点点滴滴。我们之间虽然隔着10年差距,也不曾在同一所校舍上课,却很奇妙地竟然也有所交集。
后来明白了,当我们都成为老校友的时候,彼此间区区的5年、10年之隔,原来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了。所有一切在时间的洪流中,迟早都势必云淡风轻。同样的,我们所有曾经揪心执着的,汲汲营营(jí jí yíng yíng)的,锱铢必较(zī zhū bì jiào)的,不也是到最后当我们必须 被完成时,都无关紧要了?
我们能有多少年来完成这一生?我们什么时候又会突然间地就被完成了?是否必得填得密密满满实实在在才算圆满?又或者可容有更多的空无留白,放手可有可无的枝枝蔓蔓,如莱恩的未完成雕塑一样,只关注最传神的小手掌小脚丫,就已足够?
己亥年即将到来,谁都期待能诸事美满。如何才美满,你能完成作答吗?
* * *
自视过高 :自己把自己看的过重或过高. think too highly of oneself
哗众取宠 : 以浮夸的言论迎合群众,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。
标新立异 : create something original or unconventional
汲汲营营 : 形容人急切求取名利的样子。
锱铢必较 : 用来形容非常小气,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。